无忧淘文网

学习焦裕禄心得体会

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

想法不一样,每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或人让我们感触颇深,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日前,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永远的焦裕禄》,并开展讨论交流,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焦裕禄同志为标杆、为镜子,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深入扎实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焦裕禄,作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是永存的。特别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让大家再一次重温了焦裕禄同志当年在那艰苦的条件下,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可以说,焦裕禄的精神是一首时代战歌,时刻鼓舞着后来人发扬和继承他的精神,并将之发扬光大。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他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群众的生活能够生活得更好,只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当年的兰考,是河南省最艰苦也是最落后的地方,但焦裕禄同志把这里当作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他凭着一腔热血与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毅然决然地战斗在兰考这个他献出生命的地方。他那牢记党的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化为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活在了人民的心中。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或许有人说,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的生活条件再差也比群众好。事实上按当时的工资标准,焦裕禄同志的工资是高过一般干部,但他却从来没有往家中交过一分钱,不是他不负责任,而是他将那些有限的工资都投入到了为人民服务之中。他自己盖的被子是补了又补,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用了多少年的旧铺盖。他的工资高却一穷二白,这种怪账只有老百姓算得最清楚。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焦裕禄同志到兰考后,面对严峻的灾荒形势,他没有退缩,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过了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并带领36万兰考人民根治三害。他提出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名言已经成为千万党员干部创新学习的榜样。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针对兰考的艰苦条件,他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在要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是当今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让党员干部重温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那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没有谁愿意面对困难,但当困难来临时,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有焦裕禄的那种战天斗地的气概,要有永不服输的革命气节,这才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焦裕禄精神这所以感动人,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廉政奉公,勤政为民。他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搞特殊,去村里蹲点几天,每天也会都按标准缴纳伙食费,他不但自己要求严格,还严格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通讯员的相机多照百姓,少照自己。他的这种廉洁奉公的精神,勤政为民的态度,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指出了一条学习的方面。那就是脚踏实地,把群众系在心上,才是各级领导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还有很多,光是一部记录影片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学习焦裕禄最重要还是把他这个榜样当作一面镜子,时常用来对照一下自己的工作,才会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有所改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国家。

fw92.com编辑推荐

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心得


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每天,不重复日子,是现实。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心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日前,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观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

众所周知,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领导干部的好榜样。他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积劳成疾而不幸逝世。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

在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由中共河南省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期联合摄制并河南影视集团制作的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在全国公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影片以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为主线,用纪实表现手法,回顾焦裕禄忘我工作的感人故事和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更是还原了焦裕禄成长生涯中最光辉的生命轨迹。

可以说,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就是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党性洗礼。虽然这只是作为缅怀焦裕禄同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却能从中给予我们情感上以共鸣、精神上以震撼、工作生活上以激励。缅怀在于传承弘扬,传承弘扬在于学习践行。所以,在通过影片缅怀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品质时,更要以实际行动传承践行其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特别是在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四风行动中,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把赶考、作风建设与践行三严三实结合起来,精心谋划和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而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自觉以焦裕禄同志为标杆、为镜子,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争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纪录片《老师》观后体会


苦难中永不退缩的坚守

初次看到《老师》的海报时,心情是沉重的!那一个个弱小单薄的身影,一张张稚气未脱的的笑脸,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

这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来去看的影片!

《老师》真是地记录了近几年来中国各地不同乡村的平凡而又普通的老师以及汶川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老师的感人事迹。他们安于现状,却改变了很对农村孩子的现状;他们在灾难的无情中,毫不犹豫地弯下脊梁守护着孩子;他们“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我们,为他们而感动、而肃然起敬。这些坚守在乡村的伟大灵魂啊!

影片中反映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也迅速加快,犹如一阵阵风吹遍各地,山里的人进城的脚步也更加匆匆。城里,有更多的钱可以赚;以后,有更好的日子可以过。谁甘愿一辈子呆在农村?谁不想过上好生活?可是,就有这么一群人,[莲 山课件]一群实实在在的农村人,在时代的大潮中选择了了做沉沙,踏踏实实的沉在自己的家乡、沉在农村。无私地担起了乡村教育的重担。拿起课本,他们是老师;放下课本,他们是农民。就这样,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教书育人,不知把多少孩子托出了大山!

孩子们没有水喝,老师就亲自下沟去挑,蜿蜒的小路,颤巍巍的身影,坚实的脚步;孩子们没有饭吃,老师就亲自搭灶做饭,简单的菜蔬,娴熟的动作,慈祥而又悲悯的目光;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来老师就在自己家里空出位置,简陋的设置,朗朗的书声,放学后的声声叮咛。地震来了,在房屋摇晃的那一刻,老师毫不犹豫地将近处的孩子揽入自己的身底,而他们去永远地倒下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个慈软的心肠!他们的坚守,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在他们身上闪烁的师魂,也是他们那一颗颗朴素善良的心!

观看影片时,教室里没有嘈杂声,有的是声声哽咽和啜泣,是轻轻拭去眼角泪水的声音。大家的心情无疑是一样的:感动、震撼、激动、沉重!

影片结束了,作为志愿者,我们除了将这些伟大的精神品质发扬之外,就是在留言纸上写下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为他们,为那些深山中永不退缩的守候!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心得体会可以采用向老师或同学报告的方式来写。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希望所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中纪委携手央视,于晚间黄金时间联袂打造反腐倡廉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曾居庙堂之高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三只重量级大老虎接受采访,在镜头前为自己所犯罪行深切忏悔,情至深处禁不住老泪纵横。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身陷囹圄的衰老,联想起昔日的位高权重、意气风发,真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反腐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专题片的播出,明确透露出党中央对反腐败一抓到底的决心和信心,断然打消在贪腐问题上思想动摇的侥幸心理。再考虑到该专题片播放的时间,是从10月17日开始到25日结束,恰好十八届六中全会档期是24日至27日,全会主题便是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大课题。不难揣测,《永远在路上》反腐纪录片是在为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造势,也等于为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提前预热。

纪录片首集便火力全开,直接曝光落马官员的贪腐猛料。堕落方式虽各有不同,但理想信念缺失无疑是他们滑向贪腐深渊的重要推手。白恩培禁不住个人私欲,最终落入豪宅名车的物质诱惑陷阱中;周本顺由于放纵对子女的溺爱,从小就痛恨贪官的他最后却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李春城重干事而轻廉洁,大节不亏的侥幸心理让其丧失了对腐败的警觉性,使其因贪腐草草收场。政怠宦成人亡政息,当理想败给现实,即使干再多事,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也只会越走越偏,成为党和人民所不齿的反面教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纪委推出《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纪录片绝非让广大领导干部干巴巴地当个看客,真正触及广大干部内心的灵魂才是应有之义。看着这些落马高官,哪一个曾不是叱诧风云,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但他们因攀比心态、侥幸心理,思想信念动摇了,禁不住诱惑,耐不了寂寞,最终却身陷囹圄而自身难保。真应了孔尚任《桃花扇》中那段话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每一名公务人员在入职前和升职前有必要切切实实把自己摆进去,真切去感受、去思考贪腐后落马的凄楚境地,真正从心底根治不敢腐的恐惧感。

腐败是高压线,党中央刮骨疗毒的勇气不可小觑。希望领导干部不仅看懂党中央的良苦用心,更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绝不成为下一个倒在贪腐高压线的官员。最后借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一段话与君共勉,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二

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强无畏的政治勇气、坚韧不拔的政治定力,强化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管党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每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当晚21:30及次日13:00在央视新闻频道重播。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专题还特别提到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六中全会从严治党鸣锣开道,为中共领导层设立「政治规矩」的基调做出铺垫。

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白恩培:给党带来损失太大

白恩培悔恨地说:我鬼迷心窍,昏了头理想信念丢失了,精神追求没有了,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连法律的红线也触摸了。我悔恨,共产党多年培养的省委书记,怎么变成这样子,我给党组织带来的损失太大了。

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也现身节目,这是他去年7月落马后首次公开亮相。专题片报道,周本顺曾直接向一些老板以借钱的名义索要巨额资金,给儿子做生意。其中,他向湖南的一位老板一笔就借了一千多万元。他说,自己从小吃过很多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则在镜头前哭诉说:我干的这些事情,这算什么?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我应该接受组织和法律的处罚,因为,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

万庆良:沉迷奢侈享乐之风

昨日播出的第二集《以上率下》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出京调研轻车简行,不封路、不清场为例,讲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率先垂范、勇于担当。随后,吉林省原副省长谷春立,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等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沉迷奢侈享乐之风进行自我剖析。万庆良在全党严抓作风的高压态势下,仍然出入高档消费场所达到70次左右。

万庆良为请客的老板们做了什么?据中纪委工作人员介绍,包括项目工程,调整容积率,土地审批,有些公职人员被万庆良直接叫到吃饭的场合,直接交办任务,告诉帮这些老板做哪些事情。这些官员跟这些老板关系也都很好,互相帮着办事就形成了一个利益小团体。为什么说吃吃喝喝会带坏党风,带坏作风,就是如此。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三

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作为十八大以后的高频关键词,反腐败之于全党全社会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接连曝光出的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堕落的人和问题,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也显示出我们党在事关生存发展的巨大考验面前绝不含糊,中央反腐决心和意志空前彰显。腐败的毒瘤不除,发展就无法全方位步入正轨,在这个意义上,反腐败斗争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记录片《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影片《永远的雷锋》最近播出,在社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雷锋作为我们中国几代人广为传颂的时代偶像,再次引起了我们学习的热情。我第一次知道雷锋好像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好像还有一幅插图,那一张图片在我以后生活得很多个场合里出现过,我至今还是历历在目,不能忘记。后来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一个更真是的雷锋,许多人说他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甘心做干革命的螺丝钉,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他不断地被人传诵,被赞扬,以至于我常常幻想有天自己也能像雷锋那样。再后来我才真正知道奉献的真正含义,便开始高山仰止了,把奉献当作一种习惯真的是很难的。其实我更多的时候是接受别人的奉献当作一种习惯。我习惯了父母的爱,因为自己是弱小者,在我发脾气的背后总是依靠父母的包容,我任性,因为自己太相信父母对我无限纵容,后来我就变得这样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了,雷锋把我甩开了一大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如果雷锋活着,他今年已经72岁了;50年前当他离去的时候,22岁还是青春阳光的年纪。

雷锋的经历很普通,他在农场当过拖拉机手,后来被钢铁厂招收为工人,后来成了部队的一名列兵,和今天许多见多识广的青年人相比,更不用说那些所谓的“高富帅”,这是一个普通农家小伙子的平凡经历。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作家为他立传。和今天的许多年轻人相比,他又极其成功,甚至可以说他是新中国最成功的男儿典范。他以一米五七的小个头,被师傅宠爱,受领导重用,是朋友们的好哥们,更受女孩子欢迎,最后还被国家领袖题词,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在他的日记当中,幸福和快乐充满了他的每一天。他叫雷锋,是个有着娃娃脸的阳光男孩。

雷锋原名叫雷正兴,还在小学时他就很有想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放弃了继续升学初中的机会,回乡当农民。他先是帮助乡里征收公粮,后来到乡里做了通讯员。雷正兴在望城县委大院工作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青春气息的雷正兴,他总是县委大院抢眼的小男生,不仅是因为他干活勤快,眼里有活而且还因为他虽然一个人生活,衣着总是干净利落,还有些洋气。虽然没有衣服穿,但是每次都穿着一件白衬衣,因为白色的衣服非常漂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爱干净的年轻人,为了保住厂里面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被子拿出去盖水泥。

雷锋平时生活极度节省,但是他却把节省下来的积蓄以战友的名义寄给战友的家人。当县里面要买拖拉机,县委因为没有钱号召大家捐款,一个月只挣23块钱的雷正兴,捐了20块钱。直到县委决定派他去开拖拉机时,雷正兴才知道他是县里面捐钱最多的年轻人。所以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自己节省,但是对于别人、对于集体却毫不节省,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让他能够比同年人获得大家更多的认可,他也因此获得了比同年人更多的机会。

后来因为国家号召大炼钢铁,雷锋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离开了工作多年的望城,来到了鞍山钢铁厂。因为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到了鞍钢,他被分配了开推土机,此时的雷锋正承受着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雷锋驾驶的c80推土机是苏式重型机械,驾驶座前长短不一的操作杆有七八个,驾驶起来震动力大,劳动强度也大,师傅问雷锋你这南方小鬼受得了吗。于是,雷锋开始玩命了,由于自己个字矮,坐着开车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他就站着开,但场地不平,脑袋随着颠簸在车棚盖上撞得发晕,他就猫着腰干,这种姿势坚持不大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但他拒绝了车间主任给他换小车子的建议,硬是通过了推土机手的考核。

然而,我们今天的许多年轻人有谁能有雷锋那样的干劲。我敢说,如果雷锋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而不是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样的拼命精神,雷锋也一定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成为一代楷模。

《永远的雷锋》这部记录片,并没有将雷锋脸谱化,而是塑造了一个真实的雷锋,雷锋也爱漂亮,雷锋也爱玩,毕竟他只有22岁啊,但是雷锋却有着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最最缺少的良心和奉献精神,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也更为需要。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养分,雷锋他那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依旧促动着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也一定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观看纪录片《穹顶之下》的心得体会


刚刚看完柴静关于雾霾调查的纪录片,触目惊心四个大字在脑海里不停环绕,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个片子之后这么急切的想说一些话,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真是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共命运。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个生活常态正常吗?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我曾在武汉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我记得晚上还可以看见星星,那真的是满天的繁星,当时的我没想到的是这居然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奢侈。武汉在十几年的时间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得代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走在武汉的街头,(包括现在鄂州)到处都在拆房子,建房子,挖道路,建道路。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我们走在路上必须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但就算这样我们仍然会呼入大量的灰尘,而这些都是能够诱发肺癌的因素,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而大部分的受害者使我们的孩子和父母。每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祈祷赶紧来一阵风将霾吹跑,但是吹跑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的发生,而且还是一个开始。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雾霾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最小颗粒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见它们,但是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当pm2.5值升高时,人群的死亡率会随之上升。

雾霾从哪儿来?中国能源结构中,燃煤和燃油占了百分之60,而在燃烧排放时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之中,煤炭没有得到过清洗,石油没有得到提炼,各种有毒物质随着排放来到大气之中,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身体。

我们怎么办?在片子中,环保局的一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都不敢开口,让人看到里面没有牙。还有一个民营加油站的老板是这样说的:环保局是什么?你有义务但是没有权利管。没有权利,那谁有权利?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今年9月份才开始正式生效,那么在生效之前呢?谁来管理?谁有权管理?

几十年前的伦敦因为烧大量劣质煤炭造成了大烟雾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大约一万两千人死于长期吸入煤炭产生的黑炭和短时间内吸入的高浓度的含有重金属的颗粒物。这是场大灾难,而这也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市民,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能够自由的散步和呼吸,不必时刻担忧因为污染而产生的健康问题。我无法为治理污染做更多的事,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个片子,让更多人来参与其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那十几亿人一起呢?

学习纪录片《信仰》心得体会


大型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永远的雷锋》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解放军总政治部、求是杂志社、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联合出品,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新影集团联合摄制了文献电视片《永远的雷锋》。该片自xx年8月15日在央视七套首播以来,引起军内外强烈反响,被誉为“鲜活的励志教科书”。

《永远的雷锋》共六集,每集25分钟,分别为展示雷锋军人形象的《士兵荣誉》,讲述雷锋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讨雷锋精神本质的《情系人民》,介绍军队学雷锋情况的《追寻战友》,展现雷锋精神社会影响力的《爱心传递》,以及倡导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心灵召唤》。该片以创新的手法,再现平民化生活化的雷锋,让雷锋精神更加适应时代、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于新时期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一部学习、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精品力作。

虽然屏幕上反映雷锋事迹的影视片已有许多,如电影《雷锋》、《少年雷锋》、《离开雷锋的日子》等,但这次推出文献电视片《永远的雷锋》,则希望更全面、更深刻地诠释雷锋精神,赋予雷锋精神全新时代内涵。为此,他们将全片划分为六集,内容分别为展示雷锋军人形象的《士兵荣誉》、讲述雷锋人格魅力的《平凡本色》、探讨雷锋精神本质的《情系人民》、介绍军队学雷锋情况的《追寻战友》、展现雷锋精神社会影响力的《爱心传递》以及倡导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心灵召唤》。第1-5集的创作主题兼顾了党中央今年在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见中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新概括,分别是: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第六集,则集中综述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

作为一部大型文献电视片,无疑需要大量历史和现实素材来充实。摄制组从今年3月开始,奔赴辽宁、湖南等15个省市,拍摄了200多小时高清素材,收集到国内有关影视制作机构拍摄制作和档案馆、博物馆等收藏的雷锋史料,内容涵盖雷锋生前珍贵影像和录音;乔安山、庞春学、薛三元等雷锋战友,易秀珍、王佩玲、张建文等雷锋工友;沈阳军区雷锋团,阜宁汽车客运总站学雷锋队、邓州“编外雷锋团”等学雷锋先进集体;黄祖示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雷锋老典型,郭明义等新时期学雷锋优秀代表,以及今年陆续涌现出的“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卫士”等先进典型。这部六集高清文献电视片历经半年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如期赶在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纪念日8月15日前夕完成。

一部好的片子离不开好的结构形式和叙述方式,《永远的雷锋》的创作有几个特点:一是叙事基调平实、客观。在一种平实化、平民化的叙述中,生动还原了一个性格鲜活的雷锋,以及50年来,在雷锋精神感召下,中国社会对雷锋精神生生不息的继承与弘扬。二是在故事化的叙述中传递一种积极、健康、阳光的价值观。注重情感因素的捕捉与介入、观众的心理交流与共鸣,在一种富含情感和亲和力的叙述中,将雷锋精神的普世价值呈现出来。三是在叙事内容的选取中,利用新的故事或视角进行表述,深入挖掘、运用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于观众所熟悉的人或故事,也从一种更微观更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新的创作和解读,对主旋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四是注重时代感和现实意义。雷锋的故事已经远去,但50年来的影响却延续至今,今天为什么依然要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以及如何继承的问题,本片在叙事中做了一定程度的挖掘和呈现,这也是本片创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以影像的方式实现对雷锋精神的弘扬与呼唤。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情操与价值取向。正如澳大利亚摄影师理查德·麦格雷所言:“向雷锋学习,学习做人是全人类的永久课题。”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永远激励着人们去探寻生命的真谛。

雷锋精神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任何时代的人们都离不开精神支撑。雷锋精神经过40多年的考验,它的方向,过去是正确的,现在是正确的,今后永远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雷锋精神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深入人心,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雷锋永远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精神永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总要有点精神寄托,不能成为金钱、享受的奴隶,美国西点陆军学校尚且以雷锋为榜样进行品德教育,在进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应倡导雷锋精神,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心得体会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下的文字,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师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范文一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热播。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党委发布专门通知,要求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认真观看,并结合思想认识撰写心得体会。

10月18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党委发布了《关于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撰写读后感的通知》,要求全体党员、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天收看,收看后认真撰写观后感,每天一篇,简短表述,要发自内心,结合个人实际谈认识、谈体会。并将每天的观后感心得,记录在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笔记上。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党委将把本项工作列入全院各基层党支部互查互评互学互促工作的一项内容。要求各基层党支部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每天撰写一篇观后感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加强指导。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党委要求,全院党员、领导干部要把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推进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范文二

先哲孔子有句名言: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道出了一个执政规律:执政者的表率作用,是清廉政治的最好榜样,对下能产生不可替代的感染力、执行力。从古到今,领导带头都是最大的带动力、贯彻力、执行力。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有效工作方法。

20xx年12月4日出台八项规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其他常委和中央政治局成员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八项规定。八项规定既是要求,也是承诺,以上率下带来的是示范引领。

作风建设是切实落实八项规定的切入点。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到群众对党的看法和认识,从作风上看党,然后决定跟不跟你走。革命年代如此,建设年代同样如此。结合身边环境来看,自从学习了党的八项规定,学习了党的群众路线,纠正四风,党员干部都能够从自身抓起,身为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廉洁奉公、履职尽责,能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映射。同样,作风建设也体现在一件一件的小事上面。

谷春立,吉林省原副省长,曾任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等职务。20xx年8月,因涉嫌严重违纪,中央纪委对其立案审查。经查,谷春立严重违反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八大之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正是他的贪婪把自己亲自送往监狱。

谷春立经常大吃大喝,而他并非不知道这样的吃请应酬违反八项规定精神,但他内心深处,并没有把这真正当回事儿。他称,规定是肯定学了,但是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我也觉得,有时在酒桌上协调点事,能够增进一些感情相互了解,所以协调起来工作比较方便。

如今多少个像谷春立这样的曾经位高权重、始终容光焕发的官员,如今镜头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常人看来都觉唏嘘,官场中人也许更有感慨。这是该反腐专题片的价值之一。这些贪官的本色出演,把腐败的风险和可能的落寞结局,演绎的非常到位。从教育的层面说,可能比发文件、开会宣讲的千言万语更有直接效果。

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前,这样一个生动而又耐人寻味的纪录片播出,传达什么信号,不同身份的人自会有不同解读。根据此前预告,六中全会将研究的重点议题是从严治党,看来所谓反腐降温更不可能,值得关注的是反腐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延续。《永远在路上》还在继续,也许从这些巨贪的演绎中,可以进一步反思过去的问题所在,探寻未来的希望所在。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教师范文三

20xx年10月18日,我园组织教师共同观看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教师们认真观看,从中感悟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一切都在告诉人们,正风、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是一句空话。民意所致、民心所向。每个人都期望生活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里,这关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效果怎么样,人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人心向背是最公正的砝码,也是唯一的砝码。

一是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党就是要对党忠诚。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注重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保持必胜信念,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员,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要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小而言之,就是要维护省局党组和市局局党委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对于省局的工作部署和市局党委的决策要不折不扣的完成。

二是做到心中有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基层党员是直接与科员和测站职工工作、生活在一起,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心系职工、为职工造福。作为从事组织人事科的我们要用活、用好政策,尽最大能力为局党委提供解决职工福利和困难的决策依据和建议。同时全体党员心中要始终装着职工,,做到不谋私利、克己奉公。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要想得透、看得淡。要着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职工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三是做到心中有责。我们要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准确、及时、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我们应该完成的工作。要广开言路,疏通渠道,收集不同的信息,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真正为水文事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要树立自己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做到勤政、务实、为民,自觉抵制和纠正四风问题。

四是做到心中有戒。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程序办事,做到分工不分家、放手不撒手。要注意听取职工的意见,带头增进和维护局党委团结。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追求健康情趣,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通过认真观看,我从中感受到了违纪人员的反思痛悟,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领会了中央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要以收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

观看《四风之害》纪录片心得体会


说到底每个人的活法想法看法不同,你想要的未必是我想要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心得体会内容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观看《四风之害》纪录片心得体会”,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我院组织全体干警观看了专题片《四风之害》,使全体干警受到生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并组织全体干警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增强教育效果。观看现场,我和大家凝神静听、认真观看、深深思索,以下为自己的一些心得:

《四风之害》从近几年来大量违纪党员领导干部和典型案件入手,深刻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产生的根源及其对党和事业的重大危害,从而警示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四风之害,禁四风之欲,模范发扬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充分认识到,四风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最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只有彻底解决四风问题,才能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如果听之任之,让其长期存在和蔓延扩散,必将严重腐蚀党的肌体,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

同时认识到了四风问题的危害性,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也将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自身存在的四风进行一次大扫除,做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转变作风,改进工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人民群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人会严格要求自己,全面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之害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努力使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有新增强,加强和改进作风有新进展,做群众工作能力有新提高,密切与群众联系有新进步,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有新提升,建设现代化有新成效。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我们可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做为引导,然后发表见解。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影片《焦裕禄》观后感》,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的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

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我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贫穷和饥饿,但今天 我感谢革命先辈为我们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我们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或人让我们感触颇深,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叫心得,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自6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间首播后,引起强烈反响。全体党员干部掀起了学习《信仰》、树立信仰、践行信仰的热潮。

上天落地联网,进村入户到人《信仰》深入人心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文献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这是一部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

专家学者对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给予高度评价。

首播引发的巨大反响,得到各种播出媒介的全方位跟进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和40多家省级电视频道,多数市、县电视台在重要时段播出该片,北京等地应观众要求进行重播;

共产党员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重点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均开设视频专栏,优酷网、土豆网等影响较大的商业视频网站也上传该片视频;

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开设专栏滚动播出该片,各省、市级远程教育平台均开辟了视频专栏、学习讨论园地;

内蒙古、贵州、青海、新疆等地还把《信仰》译制成少数民族语言教材,便于少数民族党员群众观看学习;

上天落地联网,进村入户到人通过多平台、多渠道播出,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实现立体覆盖,影响深入人心。

开专栏 做访谈 写感受《信仰》形成热潮

《信仰》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理想信念教育片,让人们明白了什么是信仰怎样保持信仰的正确纯洁新时期坚守信仰的重大意义。

《信仰》是一部难得的好片子,拍得有情、有义、有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

各地党员干部看完《信仰》后,表达真实感想。

从7月开始,《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党的生活》等报刊开设观《信仰》 淬党性等专栏,连续编发党员群众观后感和学习体会;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组织嘉宾访谈,各大网站、博客竞相转载,社会效应强烈;

广大网民在博客、微博、论坛上畅谈体会,仅在豆丁网上网友自发上传的《信仰》观后感就多达3335篇;

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观看《信仰》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习成果转化:

共青团中央将《信仰》列为团干部培训教材,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将《信仰》列入各类主体班次学习计划,组织学员集中观看、专题研讨。

云南水富县开展党员下基层,一线办实事实践活动,重温誓词、联谊座谈、互动慰问,服务基层群众。

江苏南通市把开展向最美富二代周江疆学习活动,作为深化观看《信仰》效果的有力举措。

看《信仰》 讲信仰 树信仰《信仰》彰显力量

《信仰》,让广大干部群众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精神受到鼓舞。看《信仰》、讲信仰、树信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心声。

《信仰》,唤起人们对信仰的虔诚

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深有感触地说: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信仰》,激发人们对信仰的执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哈斯说:信仰是我们党的灵魂,也是每一位党员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许多党员干部表示: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民族没有信仰就会一盘散沙。要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

《信仰》,教育人们对信仰的践行

一位高校学生表示:《信仰》用实实在在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个普通人都能践行信仰。作为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自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当中。

要学习片中先进典型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精神,将理想信念融入平凡的工作中去。江西省委组织部王燕说。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说到底每个人的活法想法看法不同,你想要的未必是我想要的。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电影《焦裕禄》观后感”,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陈耕

四月十七日下午,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观看电影《焦裕禄》,对于年近七十的我,看完这部片子,我的感想只有四个字:震撼和愧疚。

当我看到片头兰考万人为焦书记送葬,老百姓齐刷刷跪倒一片,再加上动情的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场的党员(当然也包括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因为我的心灵受到了撞击,受到了震撼。焦裕禄到兰考任书记才一年四个月,就受到兰考人民这样的拥戴,给予这样高的待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他到兰考都看到了什么?

——他上任的当天就在火车站看到了大批的灾民背井离乡逃往外地;

——他看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给黄河古道上的兰考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贫困;

——他看到县里的干部人心不稳、思想混乱、作风涣散、缺乏斗志,纷纷要求调走的场面;…… 他在兰考都干了些什么?

——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退缩,没有彷徨,不顾外界对他的非议,拖着病体,带着县里一些还有良知的干部,从解决群众如何度过灾荒入手,顶着风沙,冒着大雨,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为改变兰考落后面貌奔走在乡间田里,而伴随他的是一辆驮着打了四十六个补丁的被子和有着三十五个补丁的褥子的自行车。

这样的干部他会犯形式主义的错误吗?他会高高在上成为一个官僚吗?他会不顾群众疾苦自己去享受吗?他会整天出入高档会馆和一帮富豪花天酒地尽享奢靡吗?焦裕禄同志他完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当今党内“四风”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党章“总纲”中关于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实现四项基本要求中的第三项早就提醒我们: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在群众路线教育中把焦裕禄做为实践群众路线的榜样和正能量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人都是要死的。当我们的干部走到人生终点时,能受到像焦裕禄那样的待遇,即就是千分之一,那也就含笑九泉了。虽然重比不了泰山,起码不至于轻于鸿毛。

再就是对照焦裕禄回想起过去我非常愧疚。我六八年高中毕业抱着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返乡当农民。一回家就被选为队长,也干了一些事情。把一个劳动日值只有四毛五分钱的穷队用了一年时间提高到九毛五分钱;重修了生产队的饲养室;联合南头三个队给旱地打了深水井;给集体买了拖拉机添了牲口等等。然而我被困难吓倒了,没有顶住错误路线错误政策带来的压力,没有抵挡住城市优越生活对我的诱惑,三年后我还是离开了家乡到了工厂,当了一名改变家乡面貌的逃兵。尽管我在工厂入了党,但最终没有实现我改变家乡面貌的人生理想,这将成为我终生的遗憾。如今我已告老还乡,然而时过境迁,已经为家乡出不了什么力了。对照焦裕禄,我更是无地自容。谁要我是一个逃兵呢?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


看完了建军大业大家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关于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相信你会有所感悟的!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1】

上周就买了电影票,因为加班遗憾错过。凑巧今天八一建军节,行里组织了集体观影,很开心,终于得偿所愿。

以前对此类影视剧一直不是很感兴趣,大概是在学校里的时候,从初中到大学,反反复复的学中国近现代史,太腻味了。所以也根本不愿意再坐下来,耐心品味那段历史的过往。可是今天的电影一开场,我就被屠杀集会学生、炮轰商务印书馆震慑到浑身战栗、呼吸急促、双拳紧握。

那既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也是一个思想空前开放的年代。而即是如此,要在各种政治军事势力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推行新思想,再建立一个属于人民的新中国,也难到基本不可能实现。那时候勇敢挺身而出、奋起反抗的人啊,不管是冲在集会队伍最前面的女学生,还是在战场上以身为盾的年轻将士,也不过是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年轻人,甚至比我还要小上很多。

他们遭受遭受无数磨难,历经千险,而今天的我,却在享受着他们用年轻的生命为我们打出来的和平生活。每念及此,深感惭愧,内心不安,吾辈何德何能,才能够生活在他们用命为我们撑起的中国大

大地上。

不知怎么说才能表达出我内心深处不停震颤的思绪,也不知怎么做才能算不辱没革命先辈为我们用命挣来的今天的中国。只愿我余生所为,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如此足矣。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2】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影片《建军大业》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上映,众多当红明星的加盟,与红色题材相结合,该片一时成为同期最受瞩目的影片之一。

片中演员既有“老戏骨”,又有“小鲜肉”,很多观众在未上映之前便对“小鲜肉”的演技表示担忧,对此,片方也专门作了回应:“剧中主角在故事发生的时代都还很年轻。” 监制黄建新称选角标准“慎重而严苛”,南昌起义时,粟裕19岁,林彪19岁,邓小平20岁,要塑造那个时期的他们,必须是年轻演员,事实上,这些演员比那些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人当时的年纪还要大出一些。

所谓时势造英雄,便是如此罢!20来岁的年纪,革命先辈们个个怀揣梦想,信仰坚定,一心为国,誓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和平年代下成长起来的我们,20岁时还是个懵懂的少年,或初入社会,或活在校园的象牙塔之中。

20岁是个令人向往的年纪,如同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正是光明,满是希望。生在和平年代,我们感恩先烈,也要致敬先烈,学习先烈,怀揣梦想,坚

定信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正是因为信仰,革命先烈在激烈的战火中奉献生命。正是因为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坚定信仰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每个青年干部都应当有立足自己实际的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竭诚以赴。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3】

《建军大业》影片讲述了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于当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从而创建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

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兵者 ,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85年风雨兼程,85载不屈不挠,85个岁月如歌。当日历退下七月的外衣,时光带领我们奔向欢腾的八月,在这欢腾的时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建军纪念日,让我们为伟大的军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敬意。

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老红军身体健康,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军万事如意,祝愿为保卫国家参加过中印战争的并且还在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贡献的解放军生活更加美好,祝愿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中国人民的尊严而战斗的同志表示谢意。

更要为那些在各个战斗中阵亡的人民解放军表示哀悼!各位阵亡的英雄们,你们安息吧,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我们的祖国正在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正在日益富裕,这是你们希望看到的,也是你们希望得到了。

兵事以民为本,强国必须强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军队是祖国统一的保护神。“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声枪响,震惊寰宇,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挺身而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下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用基石般的身躯和磐石般的毅力谱写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统一,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

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他们在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影响代代中国人民。八一,吹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号角,这雄魂的号角声将继续响彻中华大地,告之天地,告之全世界的人民!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要多一份追求,少一点私情,多一份忠诚;少一点索取,多一份奉献!多少年来,中国军队显示的不断成长和壮大,是与宏扬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和英勇善战的三大优良传统分不开的。

从南昌起义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中国军队一直在党的全面控制和指挥之下,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可谓责无旁贷的重要和必要,她是中国

军队纪律的最高原则。实践证明,军队听党指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其他国家没有理由不尊重。其次,建军的目的主要就是要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因而中国的军队至今都称为人民解放军。

中国军队如果不是服务人民,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就不可能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同时,军队的英勇善战,这是每个战士应当发扬的精神,英勇就是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善战就是要掌握好战术,才能取胜。因此,党和人民呼吁军队在发扬英勇善战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强调全军必须加强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适应新世纪的使命。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不错,绿色军营中,有汗水和泪水,有欢乐和幸福。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最敬佩的人,是他们用挺拔的英姿筑起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是他们用血肉之躯保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他们用军人的力量挺起那残垣壁下那求生的呐喊;是他们执着的奉献,让那些在暴风雨中失落的眼神看到希望的曙光。

在炮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冒着枪淋弹雨,冲锋陷阵,用他们身躯换来了祖国今天美好幸福的时代,在和平的年代,他们

个个勇往直前,创先争优,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我们的民族因有这样强大的军队而自豪,因有他们而骄傲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战斗业绩的人民军队。85年如一日,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

勿忘国耻,强国强军,早雪国耻,振我国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之际,有必要回顾我军成长的历程,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等重要问题予以科学的回答,进而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这对于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任何国家的革命斗争采取何种形式、走什么道路,都取决于所在国的国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着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内部没有合理制度,受着封建势力的压迫。在这样的国度里进行革命斗争,不允许也不可能开展很正式的斗争。再看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革命对象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反动统治的力量异常强大,十分顽固,决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武装斗争就无法进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在血的教训中彻底觉醒,深刻认识到,没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无法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甚至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要把以农民和起义官兵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能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党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核心问题是

确立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85年光辉历程,部队官兵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始终坚持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这已成为全体官兵的自觉行动。

但也要看到,当前个别官兵由于受 “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的影响,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原则问题上,仍存有一些模糊认识,亟待予以澄清。为此,应组织部队官兵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的学习。时刻注意时代环境变了,军队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工具这一性质始终不能变、所处地位变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永远不能变、发展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党指挥枪”的原则永远不能变。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

无忧淘文网fw92.com心得体会频道为您提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帮助您在撰写心得体会路上有所参考,本文《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观后感心得体会》由我们收集整理而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访问我们的“学习焦裕禄心得体会”专题。谢谢!

文章来源:http://m.fw92.com/f/17284.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