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5-06-05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合集九篇)。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1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2

《记念刘和珍君》

桀骜:倔强。

寥落:稀少;冷落,冷清。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回。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3

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4

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5

(1)切齿拊心: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6

1、字词

符契、修禊、癸丑、流觞、激湍、彭殇、嗟悼、会稽、感慨系之、清流激湍、流觞曲水、静躁、虚诞、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7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样。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六)期FW92.coM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8

《囚绿记》

涸辙之鲋: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见于《庄子·外物训。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猗郁:茂盛的样子。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9

鄙:

①越国以鄙远(边邑,边远的地方)

②蜀之鄙有二僧(边远的村邑)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鄙俗)

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

⑤孔子鄙其小器(鄙薄轻视)

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自谦之词)

⑦北蛮夷之鄙人(鄙陋鄙俗)

文章来源:http://m.fw92.com/f/231859.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